發佈日期:2016/05/01 作者:吳忻怡
摘要
當代台灣的「四大族群」形構及其相應論述,有其自台灣政治民主化以來一路發展的理路與邏輯,以及相應的政治、社會、文化脈絡。例如1988年底,以「還我母語」為號召的客家運動,就被部分論者視為「台灣客家的本土化運動」,是找回「台灣認同」拋棄「中原認同」的集體認同內涵轉化與重構。然而在1945~1949年來到台灣的「外省族群」中,卻有一群客籍人士,因為來台的時間因素,被視為所謂的「外省客家人」,並被劃歸於所謂的「客家族群」之外。大部分時間,這些「外省客」雖然被含括於所謂「外省」這個相較之下更大的人群分類,但他們的日常生活實作中,「客家」元素(語言、飲食等)以及與原鄉間(同鄉會、宗親會等社會網絡)的連結,卻是或自然或刻意、持續地存在。究竟「族群認同」是一種實踐?一種宣稱?還是一種對他者的指認?這樣的「含括」與「排除」,究竟應該看做兩條不同、平行,乃至對抗的認同路徑?還是可以期待其終將出現認同劃界軌跡的交錯與重疊?
本研究企圖跨越「外省」與「客家」兩種人群分類,希望從探究「外省客家」族群之日常生活實作與生命經驗出發,從田野的觀察與訪談中,理解其族群認同雜揉、協商、確認的軌跡,找出上述疑問的解答。
關鍵詞:外省客家人、同鄉會、客家認同、族群認同、廣東梅縣